一、创新创业工作站指导教学团队(校内16人)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联系电话 |
备注 |
机 制 学 院 |
黄登红 |
男 |
教授 |
15973185961 |
|
高昆 |
男 |
教授 |
13837658471 |
|
许文斌 |
男 |
副教授 |
15973185196 |
|
严勇 |
男 |
副教授 |
15973185830 |
|
盛科 |
男 |
助理实验室 |
15084907767 |
|
欧佳顺 |
男 |
讲师 |
13142167864 |
|
吕勤云 |
女 |
讲师 |
13673078181 |
|
刘长生 |
男 |
教授 |
15973185286 |
|
宋福林 |
男 |
讲师 |
15973185862 |
|
邓中华 |
男 |
讲师 |
15973185982 |
|
曾 乐 |
女 |
讲师 |
15116337961 |
|
杨 丰 |
男 |
副教授 |
15973185980 |
|
刘 敏 |
男 |
教授 |
15973185767 |
|
唐立山 |
男 |
副教授 |
15973185864 |
|
杨坤玉 |
女 |
教授 |
15973185880 |
|
沈宇峰 |
男 |
讲师 |
15116220284 |
|
【1】黄登红,男,高级技师,教授,湖南省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主持省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为空军装备修理企业解决多个技术问题, 2015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全军职工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湖南省第四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2019年入选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2020年主持项目获“第二届全国航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

【2】高昆,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安徽蚌埠人。2017年7月从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退役进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作。高老师长期从事机械制造、飞机结构修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高等级论文20余篇。2018年,指导机制学院学生团队参加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和黄炎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获市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国家银奖1项,并被评选为湖南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入选省级创新创业专家评委库。

【3】许文斌,男,湖南岳阳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机电液系统集成理论。主持湖南省科技厅联合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973研究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2项、国家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训室研究项目2项、近五年发表论文8篇,其中中文核心以上5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技能竞赛多次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获二等奖。

【4】严勇,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1999年9月进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来校后在培训中心担任助理工作,2004年进入机制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严老师长期从事机制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表《创建高职院校航空机械制造特色专业群的思路与措施》、《ANSYS在超高速磨削温度场分析中的应用》机械领域论文、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论文十六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磨床高效精密静压/动静压主铀、导轨系统硏究和产业化技术”课题硏究,主持上级涉密设备硏制项目,主持与参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其他科硏项目5项。2014年赴德国霍夫大学研修,学习德国工业制造技术主要从事机械结构设计及力学硏究。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主要个人荣誉:2018湖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与者、2017湖南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参与者、2014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竞赛二等奖、2011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等。2019年,其指导学生团队参加长沙市科技局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5】盛科,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毕业。2015年11月进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来校后在机制学院担任专任教师。盛老师长期从事机制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表《谈钳工实训常用设备养护及改进》、《适用基本钳工平面锉削实训教学的台虎钳改进与研究》等机械领域论文、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论文四篇。参与 2017-2019年 “十三五”课程改革与建设《钳工技能训练》,主持2017-2018年主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课题《适用平面锉削实训教学的台虎钳改进研究》,参与2018-2019年主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课题《基于数字化监控的钳工锉削教学新型装置设计与开发》,参与2018-2019年主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课题《磨床砂轮紧固装置研究改进》,已获实用新型专利二项,参与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二项。主要个人荣誉:《适用平面锉削实训教学的台虎钳改进研究》在2018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高职院校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展中获得优秀成果奖。2019年,其指导学生团队参加长沙市科技局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指导学生参与“建行杯”第五届湖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暨长沙航院选拔赛优秀指导老师。

【6】欧佳顺,男,讲师,硕士,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专任老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液压气动技术。主持过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教联合基金1项,主持院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CSCD期刊1篇,科技核心期刊1篇,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4项。

【7】吕勤云,河南信阳人,硕士,2008年9月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曾任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军校教员,2015年9月进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制学院任教。吕老师长期从事飞行器制造、飞机结构修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曾参与多项军内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在研装备修理系统科研项目1项,湖南省科教联合基金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18年3月起,吕勤云老师与高昆老师共同指导机制学院学生团队参加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获市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国家银奖1项,并被评为市级、省级优秀指导导师。

【8】刘长生,男,教授,博士,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级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值计算、智能制造技术,主持过省科技厅科学计划项目、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3项,军队修理科研和技术服务10余项。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地球物理》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检索I和中文核心期刊10多篇,软件著作权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项。

【9】宋福林,男,学院数控技术教研室专任教师,院级技术技能大师、高级技师、讲师。凭借扎实技能,在近三年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的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全国第2名、全国二等奖2次、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2等级1项、省级3等奖1项等;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术能手”、“湖南省职业技术能手”称号并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完成结题院级课题1项,新立项院级课题1项。

【10】邓中华,男,湖北恩施人,汉族,中共党员,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16年参加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五轴)项目获得第一名,2017年参加湖南省高职院校说课大赛(专业课程组)二等奖,2017年参加湖南省高职院校信息化大赛三等奖。2016年指导学生沈巨参加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五轴)项目获得第一名,指导王姗姗参加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四轴)项目获得二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董继鹏、夏全鑫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复杂部件多轴联动数控加工项目获得二等奖。2016年荣获学院 “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9月,参加2018年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获得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院校组一等奖。2018年9月,指导学生参加2018湖南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加工中心(五轴)项目一等奖。2018年10月,参加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获得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教师组一等奖,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加工中心(五轴)学生组项目三等奖。2020年9月在建行杯”第六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去杂取精 为干避湿—适宜南方丘陵地区的小型清选烘干机》项目荣获职教赛道创意组二等奖。2020年10月在2020年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指导《助农巧手——农业物料清选烘干专家》项目荣获主体赛优胜奖。2020年12月在长沙市第十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助农巧手—农业物料清选烘干专家》项目荣获专科生组一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老师。

【11】曾乐,女,1990年生,湖南岳阳人,201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在读工科博士,任职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任教师,主要担任《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等课程教学,制定了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带领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获省三等奖。科研方面,主持了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高精度伺服控制策略,先后发表了EI论文3篇,CSCD刊物1篇,发明专利2项。

【12】杨丰,湖南南县人,硕士,教授。1992-1995在空军5712厂从事机械加工工作;1995-至今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现聘为机制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多年来,主要从事数控技术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三项省级课题,发表技术应用方向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开展技术开发和创新创业工作,获技能竞赛国家二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2次。

【13】刘敏,男,教授。主持科研项目1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包括空军装备维修保障科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项,空军武器装备军内科研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1项,湖南省自科基金科教联合项目1项;企业横向技术开发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2009、2015、2016年三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获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证,2项科研项目获军队成果鉴定。2014年获学院“十二五”以来科研先进工作者。曾在2014年担任学院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评委,2016年承担7个班《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

【14】唐立山,湖南湘潭人,工学硕士,副教授;1980-1982年在国营工南机器厂工作,修各种机械加工机床;1982-1985年在江南工学院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专毕业;1985-1997年在江南技校教书,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教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课程,1995-1996设计制造出割草机并生产,同年评为讲师;1997-2004年在湖南兵大教书,教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零件MASTERCAM、AUTOCAD、PRO/E等课程,担任过班主任,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002年成功主办兵器工业部CAD/CAM数控培训班,同年评为副教授;2004年起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书,担任过班主任,2004-2006年在同济大学读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MASTERCAM、UG、AUTOCAD、机械设计、机械基础、机械制造等课程,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CAD大赛获湖南省2等奖,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大赛获湖南省1等奖,20016年主持株洲331厂机械创新制造大赛并获成功。出版著作7部,发表文章14篇,其中3篇由CSCD收录。

【15】杨坤玉,女,工学博士,教授。从1996年开始,在长沙航院工作,任教21年,长期从事焊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湖南省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带头人,并多次承担焊接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研究十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先后承担过班主任、辅导员、教研室主任、焊接专任教师等工作,曾获得优秀教师、先进科研工作者、优秀党员、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

【16】沈宇峰,男,1991年11月生,湖北随州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主持省级课题2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院级重点课题1项,以第1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中文核心6篇)参,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2016年8月~至今,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数控手工编程技术》、《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7年指导学生团队参加长沙市科技局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荣获二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同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2020年9月在建行杯”第六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去杂取精 为干避湿—适宜南方丘陵地区的小型清选烘干机》项目荣获职教赛道创意组二等奖。同年在2020年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指导《助农巧手——农业物料清选烘干专家》项目荣获主体赛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