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火箭军定向军士培养质量,增强岗位任职要求,畅通二级学院间管道交流机制。4月28日下午,我院火箭军定向军士培养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协同创新中心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国军出席,电子学院院长易江义,士官学院副院长李祥、电子学院副院长戴俨炯以及机电一体化、导弹维修、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士官(军士)5名火箭军退役教导员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士官学院院长王俊主持。
此次火箭军定向军士培养教育教学座谈研讨交流,是对职业教育法宣贯的重要举措,整个研讨会聚焦向部队输送更多的适应快、素质硬的定向军士为目标,围绕火箭军军士职业岗位面向、岗位晋升的必备核心专业技能和考核重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火箭军特色文化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展开。首先,5名教导员结合自身在火箭军部队20余年的岗位任职经历,介绍了部队对专业军士的岗位任职要求,对当前学院教育教学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电子学院介绍了近年来火箭军定向军士教育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实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等。研讨会上,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易江义认为,通过此次座谈交流,了解到教导员队伍能够准确把握部队对定向培养军士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标准和要求,电子学院要发挥教导员队伍丰富的部队工作经历优势,邀请教导员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承担教学任务,担任学业导师,进一步深化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朱国军指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火箭军定向军士人才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士官(军士)学院和电子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我们要打造好定向军士教育教学品牌。他要求,一要继续发挥联席会机制。教师要少抱怨、多沟通,要有格局、有胸怀、站位高,主动适应新时代火箭军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立足学院事业全局,持续加强定向军士生培养。二要强化课程思政,注重“铸魂”。深刻领会火箭军特色文化和人文素养,将铸魂育人融入到课程中;要编写案例,将大道理赋予身边事,确保火箭军“三爱”“五讲”砺剑文化,“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战斗精神文化融入定向军士血脉,深入灵魂,使我们培养的定向军士政治上特别过硬。三要形成教育教学联动合力。专业科任教师要紧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把典型电路图、电气图、液压传动图等案例引入课堂,增强教学针对性。
此次研讨交流活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导向明晰、交流深入、收获颇丰,在常态化交流研讨中强化了优势互补,解决了制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增进了彼此间的密切联系,纷纷表示,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为培养适应火箭军信息化作战需要、胜任本职岗位的定向军士而努力奋斗。(士官学院 胡忠建、杨仉发 供稿 王俊 审核)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