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军士(原士官)是部队备战打仗、教育训练管理、装备操作与维护的骨干力量,被誉为“军中脊梁”。习主席曾强调:“士官太重要了!”这既是对军士地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军士培养的殷切期望。
2012年,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定向军士培养试点院校以来,围绕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主线,聚焦定向军士备战打仗能力提升,依托《对接部队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的定向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开展研究,与军种机关、承训机构、用人部队和工厂构建军地、育训、校厂“三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思政教育与军魂铸造、学生管理与军人管理、军训项目与作训科目、校园文化与军营文化、课程教学标准与军士岗位任职标准、教学内容与实战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现场与部队外场、教师与教官、学校评价与部队评价相对接”的“九对接”培养,创造性提出了基于价值(面向战场)、现实(面向部队)、历史(面向未来)的“三维度三为三合”定向军士育人理论与模型,为全国地方院校培养定向军士贡献了“长航方案”和标准体系,形成了“三融合九对接”的定向军士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部队“留得住、用得上、打得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军士人才,解决了地方院校定向军士培养协同机制不健全、军地培养衔接不紧密,军政教育针对性不强、军士生军人特质不明显,对接部队战位培养不精准、军士岗位任职能力不强的问题,系统回答了定向军士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成果经过3年专题研究和7年实践,团队成员主持制定培养军士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个,出版专著3部、教材3本,立项省部级课题28个,发表论文42篇,其中定向军士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被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决策参考》收录并报部领导和相关司局传阅,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空军领导的批示。成果在11所院校中应用,全国40余所定向军士培养院校来校调研学习。学院每年承办火箭军等军士培养会议和湖南省定向军士面试,在全国会议上就军士培养作典型发言15次,成为全国定向军士培养的样板,被空军确定为“十四五”航空机务本科定向军士唯一试点院校,是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确定的全国50所重点关注院校之一。学院定向军士培养模式和育人成效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原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原中部战区政委殷方龙上将,空军副司令张洪贺中将和教育部陈子季司长等领导的高度评价。